在《山海经西次三经》中有一座崇吾山。这座山具体是指现在的哪座山,还无人考证得出,只不过有一种说法,认为是指现在的青海茶卡盐湖附近,而另一种说法,仅是指出了大体方位,就是在今天的甘肃省境内。
在崇吾山上有三大怪,非常神奇与怪异,我现在就给大家展示其中的一怪,这就是山上盛产专治不孕不育的果子。
在《山海经》中是这样描述的:“有木焉,圆叶而白柎(fū),赤华而黑理,其实如枳(zhǐ)”。
可以看得出来,这是一种树,但这种树的大小,到底是苍天大树呢,还是类似现在的果树,呈低矮团状,我们不得而知。
树的叶子是圆形的,包裹花蕾的花萼是白色的,现在我们常见的一般的花,它们的花萼基本都是绿色的。这种树上的花,待到花开后,花朵是鲜红色的,但是在红色的花朵之上,有许多的黑色纹理。
神奇的花朵?
这样说来,大家在脑子里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:红黑相间的花朵,被白色的花萼包着,如此而已。大家想想,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种花朵,如果万一遇到,就说明你遇到了一种很神奇的植物,一定要珍惜下,留下来,不可失之交臂。
这是因为,这种植物有一大神奇且强大的功效,就在它的果实之上。
橘子和桔子有区别么?
它的果实很像现在的橘(jú)子。橘(jú)和桔(jú)这两个字,只是写法不同而已,都是现代汉语的规范字,然而桔作橘子的意思时,就是橘的正常写法。在广东的一些方言中,两个字是同音的,桔也曾做过橘的简化字。
但在大家的印象中,其实橘子和桔子还是有很明显区别的。
我们知道有一个成语是“南橘北枳”,就是说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很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。”也就是说,树是同一种树,但是因为环境的变化,树形就不同了,结出的果实味道也很不同。
我们都见过北方的橘子,我就是山东人,对这个很熟悉。小时候家里就有一棵橘树,栽种在大花盆里。它结出的橘子个头挺大,开始的时候是绿色的,在慢慢成熟的过程中,由绿转为橙色、黄色。果实的皮很厚,不好剥离,吃起来非常的酸,说实话,很不好吃,一般都用来泡酒喝,很少有人吃。而那橘树也一般用来作为观赏植物,置于庭院当中,只要不被冻死,四季常青,观赏功能大于食用功能。
在崇吾山的这种神奇的树,它结出的果实就很像橘子,不过它的功能那可大了去了,这就是专治不孕不育!
不孕不育是个难题!
不孕不育,可是自古以来的疑难病症,一直到现在好像也没什么特效药吧,为此一些男女很是无奈。
当然不孕不育分男女,功能性的不孕不育的需要手术,至于崇吾之山的这种神药,没特别说明是治疗男士还是女士,但肯定只是起到一种调理作用,而绝不是治疗生理器官上的不孕不育。
那有人就会问,崇吾山的这种神药会不会就是现在的橘子呢?这个可能性也不大,至少现在的橘子并没有治疗不孕不育的功效,所以说,它们只是形态上的相似,而功能上绝对不可能;那会不会现在的橘子丧失了这个功能呢?这更不可能吧,植物的食疗作用应该是一脉相承的,一般不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。
这就是说,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,至少从功效上来说,是如此的。
橘子有这么大的功效么?
在《山海经》中对这种类似橘子的神奇果实,是这么描述的:“食之宜子孙”。
也就是说吃了这种果实,对子孙后代有好处,那除了理解成以上所说的能治疗不孕不育之外,还可以理解成对儿孙的身体健康有好处,特别是孩子的发育有好处,也就是说,这种果实所含有的营养元素很全面,能促进婴儿的发育与健康,应该是可以这么理解的。
在我们的南方,现在还有一些习俗,如女人到亲戚朋友家里去拜年的时候,都要准备一些红色的橘子,特别是长辈送给小辈的时候,送一些橘子,带有很吉利的意思。在潮州,人们把柑橘也叫做大桔,它的谐音又是“大吉”。
从这个意义上说,那“食之宜子孙”这句话会不会也可以这么理解:大家给亲朋好友送去橘子,代表祖祖辈辈一大家人和睦相处,融洽和谐,既然如此,那自然就会家道兴旺,对后世子孙的繁衍与生活,有利无弊,自然就是“食之宜子孙”了,这样理解,并不是牵强附会,我只是提供给大家一个思考问题的方向,毕竟崇吾山上的这种神药,到底是什么,我们还不清楚。
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与富有,未解之谜也是有很多,大家如有兴趣也可探索一下,崇吾山上的这种神药之谜,也许在未来的日子就会被解开,造福于子孙。
在崇吾山上还有两种神奇的异兽,在下一篇章,我也会带着大家一探究竟。
作者所述,意在普及,无伤大雅。
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