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NE
为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,为社区康复精神障碍患者创造一个友好的社区环境,也为了增加社区精神障碍康复患者参与社会、融入社会的机会,年10月10日,医院医护团队在新洲区旧街街道楼寨村为居民进行了健康门诊活动。
通过现场宣传、医生坐诊,并结合发放相关宣传资料等方式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,现场时不时传来一阵阵豁然开朗的感叹。社区居民通过医生检查了解了自身健康状况,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医生指导,掌握了家庭康复护理知识,通过活动的契机,融入群体参与活动,重建康复的信心。通过宣传精神疾病知识,社区居民消减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偏见,为他们营造温暖友爱、尊重接纳的社区康复氛围。
此次活动吸引了许多患者家属及居民参加,居民纷纷表示让我们多开展此类活动。
严重精神障碍防治康复知识01
什么是精神病?
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,常出现幻觉、妄想等精神症状,而病人自己却不能认识精神症状本身是不正常的,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精神症状,与此同时,工作、学习、社会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也严重下降。就如民间说的一些哭笑无常、无端发怒、胡言乱语、行为怪异等精神不正常的“发神经”、“神经病”,它包括精神分裂症、情感性精神障碍、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等。
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,常呈慢性病程,复发率高、致残率高,如不积极治疗,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,不能适应社会生活,难以承担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。但是,如果早期发现、及时治疗,患者也可以痊愈,正常地生活、学习和工作。
精神病同“感冒”、“肺炎”、“胃溃疡”一样,是一种疾病,而且,并非是一种少见的疾病。我国约有多万精神病人。
02
如何早期发现精神病人?
有些精神病人早期常不易被周围人发现。如出现以下症状,请尽早
1、性格改变:如活泼、开朗、热情好客变得沉默少语,孤僻独处不与人交往;由注意整洁变得不修边幅,不讲卫生,不洗澡,不理发、不更换衣服等等。
2、情感变化:如变得冷淡,与朋友疏远,无故自笑等。
3、敏感多疑:如认为周围人们互相谈笑是在议论他,讥笑他,一举一动都是针对他的等。
4、脱离实际、沉湎于幻想之中:如“白日梦”。
5、行为怪异:如独自发呆,对空自语,侧耳倾听等。
6、莫名其妙的身体不舒服:过度强调自己头痛、失眠、易疲劳等。
03
家中有精神病人应该怎么办?
1、承认现实:由于世俗偏见,家属往往怕丢面子,怕影响病人的前途而不予承认这一客观现实。其实这样既耽误病人诊疗良机,延误病情,同时也加重家庭负担。
2、正确对待: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,一方面给病人以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,另一方面采取积极主动求医行动。
3、尽早医治:应医院诊治,积极配合医生,对病人进行系统、彻底的治疗,争取理想的疗效。
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