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囊卵巢综合征之不孕不育那些事
临床上我们经常碰到患者一来就说自己月经老推后,是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、是不是以后要不到孩子?确实,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导致不规则的月经和不孕不育,但并不是你心中所想所惧怕的那样。且听我说:
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,是以生殖障碍、内分泌异常、代谢紊乱和精神问题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。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、不孕、多毛、痤疮、肥胖等。其原因目前尚不明确,但是对女性的影响十分明显,如怀孕前引起月经紊乱、不孕,怀孕后引起先兆流产、胚胎停育、妊娠中晚期糖尿病、妊娠期高血压、早产等。故对于想要怀孕生宝宝的女性来说,PCOS是她们害怕从医生嘴里听到的词。
很多人会说既然我的卵泡那么多,为啥我还是不能怀孕,又或者容易流产呢?
这就要说到怀孕的机制了,通俗来讲,孕育胎儿就像种植农作物,需要种子、土壤、肥料,缺一不可。
首先,我们都知道,在播种之前,需要对种子进行筛选,选择质量优良、颗粒饱满的作为最后播种的种子。而一般情况下,女性一次月经周期排卵一次,一次只有一个“优势卵泡”最终发育成熟并排卵,排出的卵子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并成功着床发育。而PCOS的病人有很多卵泡,但是大多都没发育成熟变成“优势卵泡”,又都很难排出来,这种情况下,有再多的卵泡也没有用,因为种子不好,又怎么会发芽呢?
其次,种子发芽后,需要充足的营养和适合的土壤才能继续向上生长,最后结出果实。而怀孕也是,适当的雌、孕激素和具有容受性的子宫内膜才有利于受精卵的成功着床。PCOS的主要病理特征是高雄激素、高雌酮、黄体生成素/卵泡刺激素(LH/FSH)比值增大、高胰岛素血症,这些病理改变可能引起卵泡过早成熟,从而影响了卵母细胞和胚胎质量导致早期流产;或高浓度的胰岛素可增加雄激素水平,而过多的雄激素拮抗雌激素,影响子宫内膜的增生及黄体期子宫内膜的分泌,从而影响胚胎着床而致流产。
那既然这样,岂不是PCOS患者就注定怀不了宝宝了?
—当然不是的
一、生活方式的干预
根据PCOS的诊治指南,放在首位的治疗手段是生活方式的调整,包括作息规律、控制饮食、加强锻炼等,这往往也是患者难以坚持的。有40%~60%的PCOS患者为肥胖型,有研究表明,PCOS合并肥胖患者较体重正常PCOS患者对促排药物反应性差,胚胎质量不佳,体外受精(IVF)试管移植的成功率、和活产率也明显降低,所以,建议PCS患者要坚持调整改善生活方式,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,坚持低碳水化合物、高蛋白、低脂肪,清淡饮食,三餐固定;制定科学的减重计划,提前制定具体可行的锻炼计划,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能活动,长期的有氧运动是肥胖患者减重的最佳选择。
二、西药治疗:
1.短效口服避孕药,如炔雌醇环丙孕酮、优思明、优思悦,可保护子宫内膜,调节月经的周期;
2.改善胰岛素抵抗:二甲双胍。
3.如有生育要求,可行促排卵治疗,如来曲唑(LE),克罗米芬(CC)等;
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、生化指标及需求,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用药。
三、中医治疗
1.补肾
《傅青主女科》提出:“经原非血也,乃天一真水,出自肾中”,“经水出诸肾”。盖肾藏精,精化血,肾是产生月经的渊源,经血由肾阴(精)所化。《医学正传》云“月经全借肾水施化,肾水既乏则精血日以干涸。”PCOS患者多表现月经稀发,甚至经闭。此与先天禀赋不足,精气未充,天癸亏乏或房事不节,日久伤肾,或体质虚弱,肾气亏损,精血匮乏,冲任失养,血海不足有关。临床上常选取菟丝子、覆盆子、熟地黄、山茱萸、淫羊藿,炙何首乌、黄精、女贞子等补肾药与调理冲任之药并用,使冲任得养,血海渐盈,达到促进排卵,调节月经周期及经量作用。
2.健脾化痰利湿
《女科切要》曰:“肥白妇人,经闭而不通者,必是湿痰与脂膜壅塞之故也”;《丹溪心法》中云:“肥盛妇人,禀受甚厚,恣于饮食,经水不调,不能成胎,谓之躯脂满溢,闭塞子宫,宜行湿燥痰。”肥人多痰多湿。对于肥胖型PCOS患者,在注重补肾健脾的同时,化痰利湿也是其治疗大法,气顺则痰消,在化痰同时酌加理气药可增其化痰功效,脾运痰消,经脉畅达,经血可行。常用药物有茯苓、白术、陈皮、苍术,同时调节胰岛素、血糖,控制体重,常用药物山楂、荷叶、泽泻等。
3.中药调理周期
中药调理周期是帮助病人恢复自身的排卵,从而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。在辨证的前提下,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,酌情使用不同的中药,也可选择针药结合,针灸结合中药、膏方、中成药等。
总而言之,对于大多数PCOS患者,不管你肥胖与否,需要牢记的一点是不能完全依靠药物治疗,最最重要而医生也最推荐的方法是改变生活方式、饮食习惯、体重控制、心理状态等。通过PCOS的长期自我管理,可达到预防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心血管疾病、代谢综合征等的目标,同时,这样你期望的宝宝也就有可能悄悄来临了哦!
作者:吴慧敏指导老师:崔英
职务/职称:主任医师,硕士生导师
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、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。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;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;江西省中医药学会(肿瘤)分会委员;医院学会会员及风湿病分会委员;江西省中医药学会(妇科)分会委员;《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》杂志审稿专家。主持省厅级课题10余项,发表文章20余篇,其中SCI4篇。现培养研究生4名。擅长先兆流产、复发性流产、月经病、不孕症、产后病、陈旧性宫外孕、宫内残留、妇科炎症及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疗。
审核王慧民编辑
王巧点击上方蓝字了解更多精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